2018年6月2日土曜日

衝壓覆蓋件加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



  衝壓覆蓋件屬於衝壓加工中比較復雜一類產品,在加沖床加工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相對於一般衝壓件也比較多,總體來說衝壓覆蓋件加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拉深毛坯不能有過大的毛刺

  拉深用的沖壓加工平板毛坯一般是采用落料工序准備的,但拉深毛坯一般不能宥過大的毛刺,因為毛刺若太大,對拉深形成較大的拉深阻力,導致鋼板流動不均勻,毛刺大的一側,鋼板流動阻力大,進料少,拉深制件的高度較小,將產生制件拉斜、拉偏現像。

  (2)大型汽車覆蓋件不希望經過多次拉深

  大型汽車覆蓋件是指汽車車身部位的大型拉深件,這類零件形狀復雜、表面要求高,輪廓尺寸大,而且一般要經過落料、拉深、修邊、翻邊、衝孔等幾道衝壓成形工序制成。其中,拉深成形是制造這類零件的關鍵,它直接影響產品質量、鋼板利用率、生產效率和制造成本。大型覆蓋件的拉深變形非常復雜,各處應力很不均勻,它的拉深和壓肋一般是一次成形出來的,以防止鋼板因多次變形而使表面有痕跡,影響制件的外觀。只有像油底殼這類特難成形的拉深件才用兩次拉深。

  (3)覆蓋件拉深方向不應有凸模接觸不到的死角

  大型拉深件拉深工藝設計時要很好地選擇衝壓方向,盡量保證凸模均勻接觸毛坯以避免毛坯竄動,凸模表面同時接觸毛坯的點要多而分散,布置均勻,當凸模與毛坯為點接觸時,應適當地增大接觸面積,防止鋼板應力集中,造成局部變薄或破裂;盡可能減小拉深深度,而且使拉深深度均勻;盡量使壓料面在平面上,以方便衝壓模具制造;盡可能保證凸模能將工件需拉深的部位在一次拉深中完成,不應有凸模接觸不到的死角。

  (4)晶粒粗大的鋼板不便於拉深成形

  晶粒大小及其均勻度對鋼板的塑性和拉深件的質量有很大影響。均勻而細小的晶粒組織既有較好的塑性便於拉深成形,而且衝壓件的表面質量也美觀。晶粒粗大雖然易於變形,但容易使工件表面產生麻點與橘皮紋。實踐證明,具有良好拉深性能的鋼板,其晶粒度級別應為6—7級,並要求晶粒度大小均勻。

  (5)外覆蓋件上不容許有水紋樣的滑移帶

  用於外覆蓋件成形的深拉深鋼板(尤其是沸騰鋼),由於時效作用,在鋼板機械性能試驗的拉伸圖上有屈服平台,即當拉伸變形達到屈服點後有相當長一段變形量內,鋼板的變形抗力維持不變,甚至略有下降,而變形仍在進行。這種現像使得拉深後的零件表面出現像水波紋的局部凹痕(稱為滑移帶),它有損工件的外觀,這對表面要求很高的車身外覆蓋件是不允許的。為了消除滑移帶,除了從鋼材冶煉中設法解決外,還可在拉深前,將鋼板用0、5%~3%的壓下量冷軋一下,以消除屈服平台。經冷軋後的鋼板應立即進行拉深成形,否則,放置時間一長,又會因時效作用重新出現屈服平台。

  (6)沖床加工覆蓋件上的局部凹窩不宜太深

  覆蓋件上常常有局部加強肋、凹窩等,這些局部形狀的成形,大多是在得不到外部金屬補充的狀態下,完全依靠該部位自身鋼板的延伸和變薄達到的,為局部的脹形變形。此類形狀往往要求圓角小,壓窩又較深,所以有時由於鋼板局部變薄嚴重,會產生橘皮紋表面,甚至出現裂紋而使工件報廢。產生裂紋的原因,是由於局部變形程度超過了鋼板允許的延伸率,故應校核實際變形是否超出成形極限值。另外,還應根據局部成形的不同形狀,使其滿足要求。若零件形狀不滿足這些條件,可通過加大衝壓模具圓角半徑或增加成形次數或預加工藝切口等方法,改善該部位的鋼板流動和補充條件。

  (7)壓料面不能為由下向上傾斜的壓料面

  在覆蓋件拉深中,壓料面的位置選擇非常重要,它影響壓料的可靠性。壓料沖壓加工面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由工件本體部分所組成,另一種是由工藝補充部分所組成。這兩種壓料面的區別在於:前者作為工件本體部分保留下來,後者在以後的修邊工序要被切掉。因此,制定壓料面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壓料面最好是水平的,相對於水平面由上向下傾斜的壓料面,只要傾角小於45度,也是允許的。如果壓料面由下向上傾斜太大,就不合理,因為這樣會使拉深過程中金屬的流動很困難,容易出現拉破缺陷,後續的修邊也難實現。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